黄带
拼音: | huáng dài |
注音: | ㄏㄨㄤˊ ㄉㄞˋ |
黄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官员佩戴的黄色带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员佩戴的黄色带子。
引《周书·异域传上·百济》:“官有十六品……对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黄带。”
清代为宗室及有功之臣佩戴。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并加赏他的宝石顶,三眼花翎,四团龙褂,四开禊袍,紫繮黄带。”
《清史稿·世宗纪》:“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状皇八弟胤禩,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絶属籍。”
网络解释:
黄带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