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带
拼音:huáng dài
注音:ㄏㄨㄤˊ ㄉㄞˋ

黄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官员佩戴的黄色带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员佩戴的黄色带子。

《周书·异域传上·百济》:“官有十六品……对德十一品,文督十二品,皆黄带。”
清代为宗室及有功之臣佩戴。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并加赏他的宝石顶,三眼花翎,四团龙褂,四开禊袍,紫繮黄带。”
《清史稿·世宗纪》:“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状皇八弟胤禩,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絶属籍。”

网络解释:

黄带

  • 黄带是指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臭,所谓黄带也。此为任脉中湿热,任脉本不能容水湿,安得入而化为黄带者,则以带脉横生,通为任脉,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为热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成汁,变而为黄。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所以有皮黄色也。
  • 在跆拳道中,黄带是跆拳道的一个级别。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