刲刳
拼音: | kuī kū |
注音: | ㄎㄨㄟ ㄎㄨ |
刲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剖割。
引证解释:
⒈ 剖割。
引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何必以刲刳为禀和之性,爓瀹为翼善之具哉。”
南朝梁沉约《均圣论》:“禹、汤、文、武,并受刲刳; 周公、孔子,俱入鼎鑊。”
清褚人穫《坚瓠馀集·聚宝盆》引《挑灯集异》:“见渔翁持青蛙百餘,将事刲刳。 万山感悟,以鏹买之,纵於池中。”
网络解释:
刲刳
字义分解
拼音: | kuī kū |
注音: | ㄎㄨㄟ ㄎㄨ |
刲刳的意思
⒈ 剖割。
引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书》:“何必以刲刳为禀和之性,爓瀹为翼善之具哉。”
南朝梁沉约《均圣论》:“禹、汤、文、武,并受刲刳; 周公、孔子,俱入鼎鑊。”
清褚人穫《坚瓠馀集·聚宝盆》引《挑灯集异》:“见渔翁持青蛙百餘,将事刲刳。 万山感悟,以鏹买之,纵於池中。”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