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厂
拼音: | nèi chǎng |
注音: | ㄋㄟˋ ㄔㄤˇ |
内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明朝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
引证解释:
⒈ 明朝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
引《明史·刑法志三》:“万历初, 冯保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
《明史·武宗纪》:“﹝正德三年﹞八月辛巳,立内厂, 刘瑾领之。”
网络解释:
内厂
字义分解
- 拼音nèi,nà
- 注音ㄋㄟˋ,ㄋㄚˋ
- 笔划4
- 繁体内
- 五笔MWI
- 五行火
nèi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nà1. 古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chǎng,ān
- 注音ㄔㄤˇ,ㄢ,ㄏㄢˋ
- 笔划2
- 繁体廠
- 五笔DGT
- 五行金
chǎng
1. 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
2. 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
3. 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
4. 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
ān1. 同“庵”,多用于人名。
hàn1. 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