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伏
拼音:jù fú
注音:ㄐㄨˋ ㄈㄨˊ

具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完全认罪。

引证解释:

⒈ 完全认罪。 《新五代史·李从温传》:“﹝从温﹞尝诬亲吏薛仁嗣为盗,悉籍没其家貲数千万。

仁嗣等诣闕自诉,事下有司, 从温具伏。”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田钦祚﹞与都部署郭进不协,敌至,闭壁自守,去又不追,蓄军资以规利,为部下所讼,詔鞫之, 钦祚具伏。”

网络解释:

具伏

  • 具伏是汉语词汇,读音是jùfú,出自《新五代史·李从温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U
    • 五行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