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
拼音:shǒu yáng
注音:ㄕㄡˇ 一ㄤˊ

首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

引证解释:

⒈ 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 蒲坂故城,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

《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 首阳之巔。”
毛传:“首阳,山名也。”
《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按, 首阳山在今何地,旧说不一。 《论语》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坂,华山之北, 河曲之中。”

网络解释:

首阳

  • 中国农历月份之一, 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时,四月槐序,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兰秋,八月南宫,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冰月。同时还有同名的首阳镇。
  •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HF
    • 五行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