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īng zǐ |
注音: | ㄒ一ㄥ ㄗˇ |
星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星子
引证解释:
⒈ 星星。夜空中能闪烁发光的天体。
引巴金《寒夜》七:“几盏电石灯星子似地在黑暗的街中闪光。”
⒉ 指细碎或细小的东西。
引吴组缃《山洪》二一:“有的扬着眉,溅着唾沫星子。”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梁建把嘴边的唾沫星子擦了擦。”
杨朔《征尘》:“菜屑伴随着唾沫星子从他的嘴里喷吐出来。”
国语词典:
细碎的东西。
如:「唾沫星子」、「火星子」、「油星子」。
词语翻译
- 1、说的是铿锵有力,吐沫星子横飞。
- 2、狠下心,龙忌纵身一跃,犹如鲤鱼跳龙门,一个优美的抛物线,划过星子漫天的夜空,华丽而柔美,潇洒而决绝。
- 3、这位号称青天的人物,在弹劾国丈张尧佐的时候敢用吐沫星子喷仁宗皇帝一脸,可见包拯之刚烈,但是除了包拯的刚烈,也能看出仁宗皇帝的容人之量。
- 4、彭蠡湖上名山秀屿比比皆是,湖口、九江、星子之间,石钟山、独石、南山风景一年四季绝佳,恰是历代文人墨客光顾留恋之地。
- 5、那个没有任何星子的夜晚,周围一片黑茫茫,除了跳动的火光和嘈杂人群在时刻提醒我,这是一个战场,而我喜欢的男孩,他在战场上。
- 6、在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杨小新还用了他华北老家华津的方言,发音特别夸张,说出之后,隐隐有淡淡的唾沫星子闪现。
字义分解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星
- 五笔JTGF
- 五行金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星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