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盗
拼音:jī dào
注音:ㄐ一 ㄉㄠˋ

缉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搜捕盗贼。

引证解释:

⒈ 搜捕盗贼。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盗》:“盗不难审,要于捕役缉盗根上清楚。”

网络解释:

缉盗

  • 搜捕盗贼
  • 【示例】
  •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士会将缉盗科条,尽行除削,专以教化劝民为善。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国,无一盗贼,晋国大治。”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盗不难审,要于捕役缉盗根上清楚。”
    • 1、她的父亲是一代大侠,母亲是缉盗专家,可谓家世显赫。
    • 2、但企业一旦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去,政府部门就必须对其加强监管,从项目招标到产品采购到结果评估,一点不能掉以轻心,否则等于“开门缉盗”。
    • 3、日后,于成龙到黄州任同知时,敢于捕盗缉盗,只身深入匪窟,还有在福建建宁平息东山之乱,收复蒲圻,这些都来源于他向道教学得武略的成果。 
    • 4、晚清,英国人为何热衷进西江缉盗?清末民初时,广东西江上的“广平号”渡轮。
    • 5、战国时已有“监市”防火缉盗,这监市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城管的雏形。
    • 6、此时还建立起既可防火又能缉盗的“铜铃夜巡制”。

    字义分解

    • 拼音jī,qī
    • 注音ㄐㄧ,ㄑ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KBG
    • 五行

    1.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缉麻。

    2. 搜捕,捉拿:缉访。缉私。缉捕。通缉。侦缉。

    3. 古同“辑”,收集。

    1. 一种缝纫方法,一针对一针地缝:缉鞋口。缉边儿。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QWL
    • 五行

    (1)(动)偷、偷窃:~取。

    (2)(名)抢劫财物的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