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特
拼音: | gū tè |
注音: | ㄍㄨ ㄊㄜˋ |
孤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孤单;孤立。 2.特出;孤高。
引证解释:
⒈ 孤单;孤立。
引《管子·明法解》:“故法废而私行,则人主孤特而独立,人臣群党而成朋。”
《史记·项羽本纪》:“今将军内不能直諫,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
《孙子·势》“予之,敌必取之” 三国魏曹操注:“以利诱敌,敌远离其垒,而以便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⒉ 特出;孤高。
引唐刘禹锡《上门下裴相公启》:“然则利於行者,固在乎常谈;卓诡孤特之言,未必利於行也。”
宋王禹偁《荐丁谓与薛太保书》:“其性孤特,其行介洁。”
明归有光《祭唐虔伯文》:“行则方履,语则正襟,邈然孤特,高步士林。”
国语词典:
孤立。
网络解释:
孤特
字义分解
- 拼音gū
- 注音ㄍㄨ
- 笔划8
- 繁体孤
- 五笔BRCY
- 五行木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