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伍
拼音:bǎo wǔ
注音:ㄅㄠˇ ㄨˇ

保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2.指根据户籍制度将居民组织起来。 3.指编组在同一基层户籍单位中的邻里居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宋曾巩《陈康民管勾永兴等路常平制》:“勑具官某等:朕为保伍之法,寓耕战之政,典农之官属以兼领。”
《宋史·食货志上一》:“给授桑土,潜拟井田,营造室居,使立保伍。”
《明史·詹兆恒传》:“时江北民避乱,尽走南京。兆恆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

⒉ 指根据户籍制度将居民组织起来。

宋叶适《役法》:“盖昔者保伍其民而有保正副,将以兵法部勒其下。”

⒊ 指编组在同一基层户籍单位中的邻里居民。

《宋史·度宗纪》:“﹝咸淳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

网络解释:

保伍

  • 古代民人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KSY
    • 五行

    (1)(动)保护;保卫:~家卫国。

    (2)(动)保持:~温。

    (3)(动)保证;担保做到:~质~量。

    (4)(动)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释。

    (5)(名)保人;保证人:作~|押~。

    (6)(名)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

    (7)姓。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G
    • 五行

    (1)(名)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2)(名)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泛指军队:队~|行~。

    (3)(名)同伙的人:落~|入~。

    (4)(名)“五”的大写:~角钱。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