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君
拼音:zhǔ jūn
注音:ㄓㄨˇ ㄐㄨㄣ

主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一国之主的称呼。
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对卿大夫的称呼。
对一家之主的称呼。
对人的敬称。
道家谓根本。

引证解释:

⒈ 对一国之主的称呼。

《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説乎?”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唐元结《元谟》:“或曰公知圣人之道。天子闻之,咨而问焉。公谢曰:‘臣生自山野……主君所问,臣安能知?请説所闻,惟主君听之。’”
唐李商隐《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⒉ 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周礼·秋官·司仪》:“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
《礼记·聘义》:“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饗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孔颖达疏:“来聘使者行聘之时礼有错误,则主国之君不亲自饗食以接宾。”

⒊ 对卿大夫的称呼。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
杜预注:“比公於大夫。”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絺疵云﹞某奉主人令,着我去请三家( 韩、魏、赵 )主君,来赴兰臺之宴。”

⒋ 对一家之主的称呼。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失教之家,閽寺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
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⒌ 对人的敬称。

《史记·苏秦列传》:“﹝韩王﹞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今主君( 苏秦 )詔以赵王之教,敬奉社稷以从。’”
司马贞索隐:“礼,卿大夫称主。今嘉苏子合从诸侯,褒而美之,故称曰主。”

⒍ 道家谓根本。

《参同契》上篇:“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
袁仁林注:“倡先首动,则迷失柔顺之轨;居后处静,乃得阳之主也。”

网络解释:

主君

  • 主君指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也称君主。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跟主要负责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zhǔ
    • 注音ㄓㄨ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GD
    • 五行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VTKD
    • 五行

    (1)(名)君主:国~。

    (2)(名)〈书〉对人的尊称:张~|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