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
拼音:shāng chūn
注音:ㄕㄤ ㄔㄨㄣ

伤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

引证解释:

⒈ 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司空曙《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客独伤春。”
唐朱绛《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⒉ 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

《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声子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顺天时也。”

网络解释:

伤春 (陈与义诗词作品)

  • 《伤春》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慨叹国事的悲愤诗。写于北宋建炎年间,当时诗人逃难至湖南邵阳。
  • 首联叹惜朝廷无平戎之策,致使金兵不断南侵。国势日衰。颔联举汴京沦陷、飞龙入海两件典型事例,说明投降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既痛心疾首,也隐含讽刺。颈联紧扣诗题写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回的悲痛心情,感人肺腑。尾联赞扬抗金将领的勇敢行为,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全诗语句明净,音调响亮,用典贴切,形象生动。
  • 伤春 (汉语词语)

  • 题目是“伤春”,并不是写一般断肠的春色,而是“天翻地覆伤春色”(陈与义《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也就是杜甫《春望》所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诗意。实际是伤时,也是伤国。全诗正是围绕着感伤国事这个主旨展开了深沉的艺术构想。
    • 1、天涯万里情难逗。眉峰岂为伤春皱。片愁未信花能绣。若说相思,只恐天应瘦。
    • 2、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去归来兮,哀江南。
    • 3、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伤春满镜愁。
    • 4、记得积蓄,那样有一日失去任何人的欢心,都可以不愁衣食地伤春悲秋,缅怀过去。
    • 5、大叔萝莉之恋,原不过是名人情事琐碎而已,却总有人能渲染出一股伤春悲秋的抒情味。
    • 6、为何要躲进屋内伤春悲秋,却不愿意伸出头来欣赏明日初升的太阳。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g
    • 注音ㄕ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TLN
    • 五行

    (1)(动)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害:内~|虫~。

    (2)(动)伤害:出口~人|~感情。

    (3)(动)悲伤:忧~|哀~。

    (4)(动)因过度而感到厌烦(多指饮食):吃糖吃~了。

    (5)(动)妨碍:无~大体。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JF
    • 五行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