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
拼音:hú sāi
注音:ㄏㄨˊ ㄙㄞ

胡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塞外的胡国。亦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引证解释:

⒈ 塞外的胡国。亦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胡塞尘清计日归, 汉家草緑遥相待。”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如谢承《汉书》,偏党吴越 ; 魏收《代史》,盛夸胡塞,復焉足怪哉!”

网络解释:

胡塞

  • 胡塞的释义是塞外,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