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鱼
拼音:bì yú
注音:ㄅ一ˋ ㄩˊ

壁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衣服及书籍中的蠹虫。又名白鱼﹑衣鱼﹑蟫鱼﹑蛃鱼﹑蠹鱼。

引证解释:

⒈ 衣服及书籍中的蠹虫。又名白鱼、衣鱼、蟫鱼、蛃鱼、蠹鱼。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衣鱼》。

唐杜甫《归来》诗:“开门野鼠走,散帙壁鱼乾。”
唐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二三:“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网络解释:

壁鱼

  • 释名
  • 衣鱼、蠹鱼、白鱼
  • 气味
  • 咸、温、无毒。
  • 主治
  • 1、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者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 2、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 3、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 4、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关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NKUF
    • 五行

    (1)(名)墙:~报|~画|铜墙铁~。

    (2)(名)陡峭的山崖:绝~|悬崖峭~。

    (3)(名)营垒:~垒|作~上观。

    (4)(名)作用像壁的:肠~|胃~|炉~。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GF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