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死
拼音:zhū sǐ
注音:ㄓㄨ ㄙˇ

诛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杀戮。

引证解释:

⒈ 杀戮。

《史记·田叔列传》:“时左丞相自将兵,令司直田仁主闭守城门,坐纵太子,下吏诛死。”
《汉书·司马迁传》:“为人臣子不通於《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死之罪。”
明沉德符《野获编·刑法·逸囚正法》:“江陵当国时,持法不少假,如盗钱粮四百两以上,俱非时诛死。”

网络解释:

诛死

  • 诛死,读音zhū sǐ,是汉语词语,意为杀戮。
    • 1、宦官的专权舞弊,造成南汉国陷入了“旧将多以谗构诛死,宗室可统军者又翦灭殆尽”的局面。 
    • 2、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予恩礼;若其失行彰著,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诛死,以杜后患。
    • 3、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死无道,不仁不慈。
    • 4、明年十二月己卯,尉氏男子樊并等谋反,贼杀陈留太守严普及吏民,出囚徒,取库兵,劫略令丞,自称将军,皆诛死
    • 5、但是李隆基取胜后,不但活着的“武氏宗属,诛死流窜殆尽”,而且追削武三思父子的官爵谥号,“斫棺暴尸,平齐坟墓”。
    • 6、加上日后的“空印案”及“部恒案”,朱皇帝诛死文臣无数。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RIY
    • 五行

    (1)(动)〈书〉杀(有罪的人):~戮|伏~|罪不容~。

    (2)(动)〈书〉谴责处罚:口~笔伐|天~地灭。

    • 拼音
    • 注音ㄙ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QXB
    • 五行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