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啓事
拼音:shān gōng qǐ shì

山公啓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公启事,汉语成语,意思是晋山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比喻公开选拔人才。出自《晋书》。

引证解释:

《晋书·山涛传》:“涛 再居选职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启拟数人,詔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

唐 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 嵇延祖,最望 山公 启事来。”

清 吴伟业《鸳湖曲》:“中散 弹琴竟未终,山公 启事成何用?” 

国语词典: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

网络解释:

山公启事

  • 山公启事,读音shān gōng qǐ shì,汉语成语,知人能鉴,荐才举贤,出自《晋书》。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TK

见“”。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