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伯
拼音: | sì bó |
注音: | ㄙˋ ㄅㄛˊ |
四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主四岳之官。 2.晋时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羊聃以狼戾为琐伯,人称四伯,以拟古之四凶。见《晋书.羊曼传》。
引证解释:
⒈ 主四岳之官。参见“四岳”。
引《国语·周语下》:“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
韦昭注:“一王谓禹,四伯谓四岳也。为四岳伯,故称四伯。”
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又郑(郑玄 )云:‘四岳,四时之官,主四岳之事。’始羲和之时,主四岳者谓之四伯。”
⒉ 晋时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 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 羊聃以狼戾为琐伯,人称四伯,以拟古之四凶。见《晋书·羊曼传》。
网络解释:
四伯
字义分解
- 拼音sì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四
- 五笔LHNG
- 五行金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