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理
拼音:lì lǐ
注音:ㄌ一ˋ ㄌ一ˇ

历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历法的原理。

引证解释:

⒈ 历法的原理。

元姚燧《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十二年,詔改历,太史王恂总算,同知郭守敬推测,司徒明历理。”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知历数又知历理,此吾之所以异於儒生。”

网络解释:

历理

  • 历理,读音lì lǐ,汉语词语,历法的原理。 出自元 姚燧 《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4
    • 繁体歷、曆
    • 五笔DLV
    • 五行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