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柱
拼音: | mǎ yuán zhù |
注音: | ㄇㄚˇ ㄩㄢˊ ㄓㄨˋ |
马援柱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峤南悉平'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引证解释:
⒈ 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见《后汉书·马援传》“嶠南悉平” 李贤注引晋顾微《广州记》。后因以“马援柱”、“马柱”为典实。
引明莫止《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君不见马援柱, 孔明碑,剥落黄蒿里,千年莓苔待君洗。”
清丘逢甲《寄兰史晓沧菽园用晓沧韵》:“祇见螺舟来海外,未容马柱表交南。”
网络解释:
马援柱
字义分解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2
- 繁体援
- 五笔REFC
- 五行土
(1)(动)以手牵引:~手|~外。
(2)(动)引用:~用。
(3)(动)援助:外~|增~|求~|声~。
与马援柱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