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茸
拼音: | méng róng |
注音: | ㄇㄥˊ ㄖㄨㄥˊ |
尨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尨茸
(1) 蓬松
英
(2) 也作“蒙茸”、“蒙戎”
引证解释:
⒈ 丛杂,杂乱。
引《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杜预注:“尨茸,乱貌。”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
清钱谦益《陕西兴安州知州冯珣授奉直大夫制》:“操刀能割,曾不患乎尨茸;比屋可封,又何忧乎獷悍!”
国语词典:
杂多纷乱的样子。
网络解释:
尨茸
字义分解
- 拼音lóng,máng,méng,páng
- 注音ㄌㄨㄥˊ,ㄇㄤˊ,ㄇㄥˊ,ㄆㄤˊ
- 笔划7
- 繁体尨
- 五笔DNEE
- 五行水
lóng
1. 古同“龙”。
máng1. 多毛的狗。
2. 杂色:“衣之尨服。”
méng1. 〔尨茸〕蓬乱的样子,如“孤裘尨尨。”
páng1. 古通“庞”,高大:“虎见之,尨然大物也。”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