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
拼音: | kàng biàn |
注音: | ㄎㄤˋ ㄅ一ㄢˋ |
词性: | 动词 |
抗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抗辩
(1) 在法庭上被告对原告的告诉提出的答辩
英
引证解释:
⒈ 直言辩驳。 《明史·徐阶传》:“下儒臣议, 阶独持不可。 孚敬召阶盛气詰之。
引阶抗辩不屈。”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是冬张广泗至京廷讯,责以挟私观望之罪,抗辩不服,怒斩之。”
李大钊《史观》:“吾侪治史学于今日的中国,新史观的树立,对于旧史观的抗辩,其兴味正自深切。”
国语词典:
对于别人的指责提出辩解。
网络解释:
抗辩
- 1、他说,矿井检查员发出传询时的主观臆断以及缺乏对此类传询上诉抗辩的途径,是监管机构面临大量积案的主要原因。
- 2、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设立,对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 3、抗辩和抗辩权之间、抗辩和反诉及否认和反驳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 4、商业承兑汇票转贴现申请人的抗辩是否成立?
- 5、他除了胆小者和唯唯喏喏不敢抗辩者的话之外,听不进去所有人的劝告。
- 6、发生纠纷后,国内企业会以和外贸代理公司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为理由,向外贸代理公司主张加款,外贸代理公司则会以它是外商的代理人来抗辩。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7
- 繁体抗
- 五笔RYMN
- 五行木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