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拼音: | yān qí |
注音: | 一ㄢ ㄑ一ˊ |
焉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焉耆国。
引证解释:
⒈ 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 (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府。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 班超破匈奴,又内属。 唐初附西突厥。
网络解释:
焉耆
- 1、焉耆国王,刁猾得很,佯遣人恭迓骏崇,谢罪乞降。
- 2、而司徒乔那时正走在从南疆回迪化的路上,路过焉耆,有人告诉他这里的深山里有蒙古族游牧区,有不少可画的题材。
-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 4、针对焉耆盆地的实际构造问题,设计了刚性边界基底均匀收缩斜向挤压砂箱实验模型。
- 5、对焉耆盆地多目标定向探井井身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6、当时楼兰为西域小国,但地处西汉和匈奴两大帝国之间,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
字义分解
- 拼音yān
- 注音ㄧㄢ
- 笔划11
- 繁体焉
- 五笔GHGO
- 五行土
(1)〈书〉
(2)(代)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必不在~|乐莫大~。
(3)(代)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不入虎穴;~得虎子?
(4)(副)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5)语气助词:有厚望~。
与焉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