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帶
拼音:jiāo dài

膠帶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胶带jiāodài

(1) 用塑料作基材制成的磁带

tape

国语词典:

涂有黏性物质的带状塑料。用以缠裹电线,黏贴物品。

如:「他用胶带把功课表黏贴在书桌前的墙壁上。」

词语翻译

英语
adhesivetape,rubberbelt,recordingtape
德语
Klebeband,Leimstreifen,Band(Videoband)(S)
法语
rubanadhésif

网络解释:

胶带

  • 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德鲁发明了透明胶带。 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ENWE

    1.黏性物質,有用動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質。~原。鰾~。乳~。萬能~。如~似漆。~合板。

    2.用橡膠樹的分泌物製成的有彈性的物質:橡~。塑~。~鞋。~皮。~布。

    3.有黏性像膠的:~泥。~水。

    4.粘著,粘合:~合。~著(zhuó)。~柱鼓瑟。

    5.姓。如商朝有膠鬲。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QPH

      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