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至
拼音: | gào zhì |
注音: | ㄍㄠˋ ㄓˋ |
告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 2.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封禅或出巡时在外所行的祭祀之礼。
引《书·舜典》“歳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 孔传:“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岱宗 ……燔柴祭天告至。”
《新唐书·礼乐志四》:“又为告至坛,方八十一尺,高三尺,四出陛,以燔柴告至,望秩羣神。”
《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 唐《开元礼》有告至、肆覲、考制度之仪。”
⒉ 古代天子、诸侯外出返回时,祭告祖庙并与群臣一起饮酒的礼仪。又称“饮至”。参见“告庙”、“饮至”。
引《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 唐孔颖达疏:“孝子之事亲也,出必告,反必面,事死如事生,故出必告庙,反必告至……行言告庙,反言饮至,以见至有饮,而行无饮也。”
网络解释:
告至
字义分解
- 拼音gào
- 注音ㄍㄠˋ
- 笔划7
- 繁体告
- 五笔TFKF
- 五行木
(1)(动)把事情向人陈述、解说:~诉|~知|广~|报~|通~|忠~。
(2)(动)向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检举、控诉:~状|到法院去~他。
(3)(动)为了某事而请求:~假|~贷。
(4)(动)表明:~辞|自~奋勇。
(5)(动)宣布或表示某种情况的实现:~成|~罄|~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