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舛
拼音:shū chuǎn
注音:ㄕㄨ ㄔㄨㄢˇ

疏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疎舛"。 2.粗略紊乱;疏漏错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舛”。粗略紊乱;疏漏错乱。

《晋书·舆服志》:“自晋过江,礼仪疏舛,王公以下,车服卑杂。”
《宋书·律历志下》:“古历疏舛,颇不精密,羣氏纠纷,莫审其要。”
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李心传,蜀人,去天万里,轻信记载,疎舛固宜。”
《清史稿·食货志一》:“所有各省本年应进民册,均展至明年年底。倘再疏舛,定当予以处分。”

网络解释:

疏舛

  • 疏舛,拼音shū chuǎn ,出处《晋书·舆服志》。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chuǎn
    • 注音ㄔㄨㄢ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AHH
    • 五行

    (1)〈书〉

    (2)(名)差错。

    (3)(动)颠倒;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