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牍
拼音: | piān dú |
注音: | ㄆ一ㄢ ㄉㄨˊ |
篇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籍;典籍。
引证解释:
⒈ 书籍;典籍。
引《后汉书·荀悦传》:“悦年十二,能説《春秋》。家贫无书,每之人閒,所见篇牘,一览多能诵记。”
南朝梁沉约《上<宋书>表》:“其( 何承天 )所撰志,唯《天文》、《律历》,自此外,悉委奉朝请山谦之。”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文字肇兴之日,歌咏先导其流,坟典已无篇牘,里巷犹闻謡谚,此章句之元始也。”
网络解释:
篇牍
字义分解
- 拼音piān
- 注音ㄆㄧㄢ
- 笔划15
- 繁体篇
- 五笔TYNA
- 五行木
(1)(名)首尾完整的文章:~章段落。
(2)(名)(~儿)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歌~儿|单~。
(3)(名)(~儿)用于文章、纸张、书页(一篇是两页)等:三~纸|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