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师
拼音: | yì shī |
注音: | 一ˋ ㄕ |
义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义师
(1) 反抗残暴或为正义而战的军队
英
引证解释:
⒈ 为正义而战的军队。
引《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宋陈亮《书<赵永丰训之行录>后》:“及金虏剪中国如枯槁,公又欲率义师以沮遏其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邓燿》:“司空举义师伐之。”
国语词典:
为维护正义而兴起的军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传》:「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详。」《三国演义.第五回》:「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也作「义军」。
网络解释:
义师
- 1、这是仁义之举,义师入城,秋毫无犯,留用旧人,又可取信于人。
- 2、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
- 3、义师云举,首赞奇谋,亲率熊罴,搴旗斩将,廓清区夏,忠孝克彰。
- 4、李仲轩与家人宁河附近的潘庄有李存义师弟张子兰。
- 5、十万义师,百万修罗,世界的未来谁主沉浮?是偶然?是注定?还是今世孽缘?少年的字典里没有王霸天下,没有美妾成群,只有作为武者的变强之心。
- 6、出为建安内史,视事期月,义师下次江州,遣宁朔将军刘諓之为郡,蒨帅吏民据郡拒之。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義
- 五笔YQI
- 五行木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与义师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