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状
拼音:jiān zhuàng
注音:ㄐ一ㄢ ㄓㄨㄤˋ

奸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奸状"。亦作"姧状"。 2.诈伪的情状。 3.指男女私通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奸状”。亦作“姧状”。

⒉ 诈伪的情状。

《东观汉记·明帝纪》:“遣謁者考实,具知姧状, 世祖异焉。”
《隋书·许善心传》:“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姦状分明,此何可捨。”

⒊ 指男女私通事。

《魏书·刑罚志》:“容妃等姦状,罪止於刑,并处极法,準律未当。”
唐李濬《松窗杂录》:“前旬月有教授书生私通於侍婢最宠者,会擒得姦状以闻於説,説怒甚,将穷狱於京兆尹。”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女至德州,人詰得奸状,牒送回籍,杖而官卖。”

网络解释:

奸状

  • 奸状,拼音jiān zhuàng ,出处《隋书·许善心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FH
    • 五行

    1.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奸。

    2.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3.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Y
    • 五行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