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佚
拼音:wáng yì
注音:ㄨㄤˊ 一ˋ

亡佚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动)散失;丢失。

引证解释:

⒈ 散失。

章炳麟《文学总略》:“《汉高祖手詔》、 匡衡、王凤、鎦隗、孔羣诸家奏事,书既亡佚,復传其録。”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今民史亡佚,国史亦残缺不完。”

网络解释:

亡佚

  • 亡佚,读音wáng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散失,失传,出处《文学总略》。
    • 1、律令朝出而夕行,顽劣亡佚于他郡。
    • 2、又如《欧公本末》是吕祖谦淳熙八年编订的重要史乘,但流落日本静嘉堂文库,不为人知,所以很多人认为此书已经亡佚
    • 3、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 4、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屋壁中又发现了用古籀文书写的古文《尚书》十六篇,此十六篇晋永嘉之乱后亡佚
    • 5、这可悲的结果:许多传统文化的标识仍在日本社会中被见证,却已在中国亡佚
    • 6、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亡佚造句。

    字义分解

    • 拼音wáng,wú
    • 注音ㄨㄤˊ,ㄨ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NV
    • 五行

    wáng

    1. 逃:逃亡。流亡。

    2. 失去:亡佚。亡羊补牢。

    3. 死:伤亡。死亡。

    4. 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

    1. 古同“无”,没有。

    • 拼音yì,dié
    • 注音ㄧˋ,ㄉㄧㄝ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RWY
    • 五行

    1. 同“逸”。

    2. 放荡:淫佚。佚游。

    3. 美:佚女。

    4. 姓。

    dié

    1. 古同“迭”,轮流,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