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仄
拼音:sǒng zè
注音:ㄙㄨㄥˇ ㄗㄜˋ

悚仄的意思

词语解释:

惶恐不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悚侧”。惶恐不安。

宋范仲淹《与韩魏公书》:“近递中捧教,至荷勤重之旨,不任悚仄。”
宋苏轼《与广东提举萧大夫书》之二:“某始寓僧舍,凡百不便,近因正辅至郡,许假馆行衙,不及面禀,輒已迁入,悚侧不已。”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时臣方收烬於淛,而使臣又停棹於闽,未获具疏陈谢,至今悚仄。”
清陈确《与吴裒仲书》:“去冬, 韞斯过,復寄考兄一书,輒至数千言,尚口之羞屡违明训,极为悚仄。”

网络解释:

悚仄

  • sǒng zè
  • 亦作“ 悚侧 ”。
  • 字义分解

    • 拼音sǒng
    • 注音ㄙㄨㄥ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NGKI
    • 五行

    (形)〈书〉害怕。

    • 拼音
    • 注音ㄗㄜ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WI
    • 五行

    (1)(形)狭窄:逼~。

    (2)(形)心里不安:歉~。

    (3)(名)仄声;指古四声中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