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韨
拼音:chì fú
注音:ㄔˋ ㄈㄨˊ

赤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赤芾。 2.赤绂。

引证解释:

⒈ 赤芾。参见“赤芾”。

《礼记·玉藻》:“一命緼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葱衡。”
郑玄注:“此玄冕爵弁服之韠,尊祭服,异其名耳。韍之言亦蔽也……《周礼》:公、侯、伯之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

⒉ 赤绂。参见“赤紱”。

《汉书·王莽传上》:“赐公太夫人号曰功显君,食邑二千户,黄金印赤韍。”
颜师古注:“此韍,印之组也。”

字义分解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OU
  • 五行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NHC

1.古代祭服前面的护膝围裙,用熟皮做成。

2.古代系玺印的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