堲周
拼音:jí zhōu
注音:ㄐ一ˊ ㄓㄡ

堲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

引证解释:

⒈ 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

《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 夏后氏堲周, 殷人棺椁, 周人墙置翣。”
郑玄注:“火熟曰堲,烧土冶以周於棺也。或谓之土周。”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瓦棺容尸,木板堲周,足以收形骸,藏髮齿而已。”
一说,烧土为瓦棺。 《淮南子·氾论训》:“夏后氏堲周。”
高诱注:“夏后氏世无棺椁,以瓦广二尺,长四尺,侧身累之以蔽土,曰堲周。”

网络解释:

堲周

  • 堲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í zhōu,是指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CBF

    1.蜡烛的余烬。

    2.古通“疾”,憎恨。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FKD
      • 五行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