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缣
拼音: | huáng jiān |
注音: | ㄏㄨㄤˊ ㄐ一ㄢ |
黄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双丝织的微带黄色的细绢。
引证解释:
⒈ 双丝织的微带黄色的细绢。
引《淮南子·齐俗训》:“縑之性黄。”
汉以后多用作馈赠之物,或以作货币。 《后汉书·楚王英传》:“英遣郎中令奉黄縑白紈三十匹诣国相曰:‘託在蕃辅,过恶累积,观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赎愆罪。’”
唐白居易《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诗:“仓粟餧家人,黄縑裹妻子。”
自注:“忠州刺史以下,悉以畬田给禄食,以黄绢支给充俸。”
宋陆游《碌碌》诗:“暑服黄縑製,晨飱赤米炊。”
网络解释:
黄缣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