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熟
拼音:xí shú
注音:ㄒ一ˊ ㄕㄨˊ

习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熟悉,熟知。 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引证解释:

⒈ 犹熟悉,熟知。

汉王充《论衡·超奇》:“著书之人,博览多闻,学问习熟,则能推类兴文。”
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於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十九:“田夫、野老、騶卒之所习熟,今学士大夫谢之,以为不屑知, 自珍获知之,而以为创闻。”

⒉ 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唐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习熟见闻,以为当然。”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旧制:臣下职事小遗闕,止从罚金,虽大臣亦不免,习熟闻见,皆不以为耻。”

国语词典:

通晓。

网络解释:

习熟

  • 习熟,汉语词汇。
  • 拼音:xí shú
  • 释义:1、有熟悉、熟知之意,2、犹惯常。言对某事物看熟听熟,不以为奇。
  • 出自《论衡·超奇》。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UD
    • 五行

    (1)(动)学习;练习;温习:~武|~练。

    (2)(动)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焉不察。

    (3)(名)习惯:恶~|陈规陋~|积~。

    (4)姓。

    • 拼音shú,shóu
    • 注音ㄕㄨˊ,ㄕㄡ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YBVO

    shú

    1.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熟了。

    2.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

    3. 程度深:熟睡。熟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虑。

    4.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熟练。娴熟。熟习。熟能生巧。

    5.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熟人。熟悉。熟记(强记)。轻车熟路。

    6. 经过加工炼制的:熟铁。熟皮子。熟石膏。熟石灰。

    shóu

    1.口语,义同“熟”(shú)

    2.另见 s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