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拉
拼音: | pū lā |
注音: | ㄆㄨ ㄌㄚ |
词性: | 拟声词 |
扑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扑拉
(1) 象声词。形容拍翅等声音
例
英
(2) 轻轻拍打
例
英
(3) 形容眼泪等向下掉的样子
例
英
(4) 〈方〉料理
例
英
(5) 〈方〉找;谋求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拍翅等声音。
引《白雪遗音·南词·立春雨水》:“原来是,簷前雀鬭扑拉飞。”
吴组缃《山洪》一:“他听见门外一群野孩子似的吵闹着的麻雀扑拉一下全都飞逃了。”
王愿坚《小游击队员》:“子弹‘嗖嗖’地从我身边擦过,打得树叶子扑拉扑拉直往下掉。”
网络解释:
扑拉
字义分解
- 拼音pū
- 注音ㄆㄨ
- 笔划5
- 繁体撲
- 五笔RHY
- 五行水
(1)(动)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进怀|香气~鼻。
(2)(动)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业等上面):一心~在工作上。
(3)(动)拍打:~粉|鸟儿~着翅膀。
(4)(动)扑打;进攻:~灭|~蝇|直~敌军巢穴。
与扑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