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佛
拼音: | nìng fó |
注音: | ㄋ一ㄥˋ ㄈㄛˊ |
佞佛的意思
词语解释:
讥人盲目奉佛以求福。
引证解释:
⒈ 谄媚佛;讨好于佛。后以为迷信佛教之称。
引《晋书·何充传》:“郗愔及弟曇奉天师道,而充与弟準崇信释氏, 谢万讥之云:‘二郗諂於道,二何佞於佛。’”
郁达夫《迟桂花》:“城里的某巨公,的确是一位佞佛的先锋。”
国语词典:
讥人盲目奉佛以求福。
网络解释:
佞佛
- 1、梁武帝萧衍,著名的“菩萨皇帝”,在位期间宠佞佛道,不顾民生疾苦,昏聩无能,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被饿死在皇城内。
- 2、王维佞佛,但也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雄浑刚健的边塞诗,没有人说王维会贬抑自己的生命的。
- 3、电视剧中的梁帝听信谗言,以致赤焰军全军覆没,是因为昏庸,还是因为猜忌不得而知,不过历史上此时的梁武帝猜忌心重、昏庸佞佛倒是事实。 ()
- 4、萧衍尽管佞佛,整日沉溺于佛学精神世界,但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以致招来“侯景之乱”,他也落得个饿死台城的悲惨结局。
- 5、居士大都想拿佞佛来换得世间名利恭敬,甚或来生福报。
- 6、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
字义分解
- 拼音nìng
- 注音ㄋ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佞
- 五笔WFVG
- 五行火
(1)(形)能说会道;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臣|~人。
(2)(形)有才智:不~。
- 拼音fó,fú,bì,bó
- 注音ㄈㄛˊ,ㄈㄨˊ,ㄅㄧˋ,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佛
- 五笔WXJH
fó
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fú1. 〔仿佛〕见“仿”。
2. 古同“拂”,违背,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