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案
拼音:huā àn
注音:ㄏㄨㄚ ㄢˋ

花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指评定妓女名次的名单。

引证解释:

⒈ 旧指评定妓女名次的名单。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品藻花案,设立层臺,以坐状元。”
清李渔《慎鸾交·订游》:“敝乡的风俗,每年定一次花案,将那些著名的妓女,评定优劣。”
《花月痕》第七回:“今年是个涂沟富户马鸣盛充作头家,请一南边人…… 芦巖主持花案。”

  • 1、北京查获今冬首起非法储存烟花案
  • 2、曾有别的案犯当众自豪表白,“我是花案”,意思他是生活作风问题,属人民内部矛盾,而他们是反革命,是阶级敌人。
  • 3、几位佤族妇女,坐在竹木制的原始织机前,用手中的木棒编织花案精美、颜色鲜艳的布匹。
  • 4、苏雪林《清代男女两大词人恋史之谜》的下半篇则论证龚自珍与顾太清的“丁香花案”,这两人“一个是文章魁首,一个是仕女班头”,正是八卦的对象。
  • 5、领前融入鹿角元素的刺绣花案设计,清新出挑。 
  • 6、“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字义分解

  • 拼音huā
  • 注音ㄏㄨ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WXB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 拼音àn
  • 注音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VSU
  • 五行

(1)(名)(~子)狭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板|~秤。

(2)(名)(~子)案件:~子。

(3)(名)案卷;记录:~卷|病~|档~。

(4)(名)提出计划、办法或其他建议的文件:方~|提~。

(5)(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