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
拼音: | zhuàn zì |
注音: | ㄓㄨㄢˋ ㄗˋ |
篆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篆体字。 2.符箓。
引证解释:
⒈ 篆体字。
引《晋书·卫恒传》:“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许氏﹞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谓之隶书。”
宋苏轼《巫山》诗:“絶顶有三碑,詰曲古篆字。”
⒉ 符箓。
引唐裴铏《传奇·邓甲》:“遂立坛於桑林中,广四丈,以丹素周之。乃飞篆字,召十里内蛇。”
周楞伽注:“篆字,就是符籙。”
网络解释:
篆字
- 1、经多位古文字学者“会诊”,确认其为篆字“厚德载福”。
- 2、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
- 3、缓缓拔出落日剑,剑身赤红,如一道红色的虹光,无数跳动的火焰环绕着剑身,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剑柄护手上刻着两个古老的篆字落日。
- 4、印面李斯镌八个篆字为‘受命于天,富寿永昌’。
- 5、三个古篆字体,在三个字下面满满的碑面,却是一面明亮清晰的镜面。
- 6、记得上次去他那里问几个古篆字,恰巧碰上曹教授正在那里写毛笔字,见猎心喜,就点评了几句。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
- 注音ㄓㄨㄢˋ
- 笔划15
- 繁体篆
- 五笔TXEU
- 五行木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