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税
拼音:bǐ lì shuì
注音:ㄅ一ˇ ㄌ一ˋ ㄕㄨㄟˋ

比例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制度。

网络解释:

比例税

  • 比例税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量的多少,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类。在中国税制中,采用比例税的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大中型国营企业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预提所得税、农业税、房产税、契税、建筑税、屠宰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 1、税种能进一步被划分为比例税、累进税和累退税。
    • 2、公司税对各种利得收取同等比例税款,但附加税则在利润作为红利分配给股东后即应支付。
    • 3、运用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重新界定并推导了三部门经济中比例税的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
    • 4、我国农业的比例税制有利于农民的安居乐业。
    • 5、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 6、本文的主要研究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研究了只包含总产出比例税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XN
    • 五行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GQJ
    • 五行

    (1)(名)(~子)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举~|~证。

    (2)(名)从前有过;后来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援~|先~|史无前~。

    (3)(名)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事例:病~。

    (4)(名)规则;体例:条~|~外。

    (5)(名)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

    • 拼音shuì
    • 注音ㄕ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UKQ
    • 五行

    (名)国家向企业集体或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