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樟
拼音: | diào zhāng |
注音: | ㄉ一ㄠˋ ㄓㄤ |
钓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树木名。又名乌樟。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长椭圆﹐花色黄。
引证解释:
⒈ 树木名。又名乌樟。落叶亚乔木,高丈馀,叶长椭圆,花色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钓樟》:“樟有大、小二种,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按郑樵《通志》云:钓樟亦樟之类。即《尔雅》所谓‘棆,无疵’是也。又相如赋云:楩、楠、豫、章。
引颜师古注云: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録》所谓钓樟也。根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
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钓樟》:“钓樟为落叶亚乔木,山地自生, 杭州有之。高丈餘,皮表有黑斑,叶作长椭圆形,背有赤毛,互生。春月开花,花小而色黄,形如繖。实黑大如碗豆。一名乌樟,或作为鉤樟者误。其叶……类榆,有香似樟脑,可避蚁。”
网络解释:
钓樟
字义分解
- 拼音diào
- 注音ㄉㄧㄠˋ
- 笔划8
- 繁体釣
- 五笔QQYY
- 五行金
(1)(动)用钓竿捉鱼或其他水中动物。
(2)(动)比喻用手段取得(名利):沽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