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出
拼音:zòng chū
注音:ㄗㄨㄥˋ ㄔㄨ

纵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枉法释放罪犯。 2.放出。

引证解释:

⒈ 枉法释放罪犯。

《汉书·刑法志》:“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
颜师古注:“吏释罪人,疑以为纵出,则急诛之。”

⒉ 放出。

《元史·世祖纪六》:“戊戌,申禁羊马羣之在北者,八月内毋纵出北口诸隘践食京畿之禾,犯者没其畜。”

国语词典:

违法而出人于罪。

网络解释:

纵出

  • 纵出,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òng chū,释义为枉法释放罪犯或放出。
  • 字义分解

    • 拼音zòng
    • 注音ㄗㄨㄥˋ,ㄗㄨㄥ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WWY

    [ zòng ](旧读zōng)

    1. 放:纵虎归山。纵火。

    2.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3.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4.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5.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纵贯。纵深。

    6. 起皱纹:纵花(用有皱纹的纸做成的花)。这张纸都纵了。

    7. 指连队编制上的“纵队”。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