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子
拼音:wài zǐ
注音:ㄨㄞˋ ㄗˇ

外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妻称夫为外子。与夫称妻为“内子”相对。

旧时称外妇生的儿子。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妻称夫为外子。与夫称妻为“内子”相对。

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三:“梁徐悱有《赠内诗》,又有《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诗》,其妻刘氏有《答外诗》。内外之称,起於是矣。”
许地山《无忧花》:“你若肯提拔,就请派外子一点小差事,那就感激不尽了。”

⒉ 旧时称外妇生的儿子。

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传曰:‘ 桓公迫於外子,能以觉悟, 勾践执於会稽,能因以伯。’”
《宋史·苏元老传》:“梁师成方用事,﹝元老﹞自言为軾外子。”

国语词典:

称谓。妇人对人自称其夫。

词语翻译

英语
(polite)​ my husband
德语
Gemahl (S)​

网络解释:

外子

  • 外子是旧时妻称夫的一个名称。出自《恒言录》。
  •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 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又简称“外”,如老婆给丈夫寄信,就叫“寄外”。
  • 外子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小心外子委曲被有数的包裹吓了一下。
    • 2、我在某个场合遇上了我的外子
    • 3、女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须作妇科检查以除外子宫颈癌。
    • 4、我挚友有很长一段韶华接续想在厨房购买极少厨柜,但她外子争持说这是浪费糜掷。 
    • 5、当脆弱外子跪在钢舵轮上时他的脚跟和双膝感到疼痛。记忆。
    • 6、这个小个子外子并不如他看下去那么单纯。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