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ì wō zǐ |
注音: | ㄉ一ˋ ㄨㄛ ㄗˇ |
地窝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半在地下半在地上的简陋棚屋。
引王震《鼓足革命干劲,实现国营农牧场生产大跃进》:“在海南岛住的是茅草房,在新疆是地窝子。”
刘肖无《彭海群--克拉玛依散记》:“这荒芜的戈壁,这几间地窝子,这几顶帐篷!”
网络解释:
地窝子
- 1、中世纪欧洲的住房主要是土胚茅草房,城市也是如此,不少人干脆住的是地窝子。
- 2、黑暗里,我见他们就都只穿件薄衣,那些前几天看起来还像模像样的小地窝子今天却都空空如也。
- 3、虽然守在地窝子入口的两名白虎团战士们一直都在用无比奇的眼神,反复观察着这名敢于刺杀他们族长的外族细作。
- 4、刘木威,主要任务是建房子,现在基本没有,也就是用茅草搭简易的地窝子,总不能一直天当被地当床吧。
- 5、初入新疆,姑娘们见茫茫戈壁满目荒凉和那些老鼠洞似的地窝子,吓得呜呜哭,缩在车上不肯下来。
- 6、很多人以前都是郭家的佃户,对这个曾经娇生惯养的东家能不能在草丛里、地窝子里一趴就是几个小时都持怀疑态度。
字义分解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地
- 五笔FBN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wō
- 注音ㄨㄛ
- 笔划12
- 繁体窩
- 五笔PWKW
- 五行火
(1)(名)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
(2)(名)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
(3)(名)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儿。
(4)(名)凹进去的地方:山~。
(5)(动)窝藏:~赃。
(6)(动)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
(7)(动)使弯或曲折:把铁丝~个圆圈。
(8)(量)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牛、羊、狗、鸡等):一~小猪。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地窝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