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
拼音: | fú jī |
注音: | ㄈㄨˊ ㄐ一 |
词性: | 动词 |
伏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伏击
(1) 用伏兵突然袭击敌人
英
(2) 偷袭猎物,静悄悄地追逐猎物,尤指不用猎狗
英
引证解释:
⒈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袭击敌人。
引孙犁《白洋淀纪事·塔记》:“列士里面,有的因为伏击、奇袭、攻坚、遭遇,死在战场。”
国语词典:
凭借有利地形,以逸待劳,以暗袭明,对行动中的敌人予以奇袭,歼灭敌军,俘获人员或军品,搜集情报,或完成战术上特定之任务。
网络解释:
伏击
伏击 (汉语词语)
- 1、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 2、他们伏击了日本军队。
- 3、我游击队员,埋伏在路旁的草丛中,引而不发,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
- 4、我们匍匐在战壕里,握着枪,瞄准着远处的敌人,在旁边放上弹药和手雷,看着敌人慢慢向我们的伏击点靠近,当他们队伍中部刚走进包围圈,连长一声枪响,我们大家就瞄准着敌军进行猛烈的射击。
- 5、专案组在相关派出所的协助下,兵分二路,一路前往青浦守候伏击,一路前往浦东跟踪。
- 6、一批军用物资在太平洋遭到伏击。
字义分解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伏
- 五笔WDY
- 五行水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