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柱求奸
拼音:pò zhù qiú jiān
注音:ㄆㄛˋ ㄓㄨˋ ㄑ一ㄡˊ ㄐ一ㄢ
词性: 成语

破柱求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以'破柱求奸'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於合柱中。

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
后以“破柱求姦”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如或纶言既降,丹慊莫从,则当破柱求姦,碎首请事。死而后已,义不苟然。”
《旧唐书·毕构传》:“睿宗闻而善之,璽书劳曰:‘……览卿前后执奏,何异破柱求姦?’”
亦省作“破柱”。 宋司马光《送聂之美摄尉韦城》诗:“官曹大儿戏,弓槊小军行。破柱飜偷窟,倾林索盗赃。”

网络解释:

破柱求奸

  • 破柱求奸,读音pò zhù qiú jiān,指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CY
    • 五行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YGG
    • 五行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 拼音qiú
    • 注音ㄑ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IYI
    • 五行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FH
    • 五行

    1.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奸。

    2.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3.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