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语
拼音:shí yǔ
注音:ㄕˊ ㄩˇ

实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 2.犹实话。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语之称于实,又行能与语相应者。

《金刚经·离相寂灭分》:“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誑语者、不异语者。”
《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假设虚施皆不用,言言实语唱将来。”

⒉ 犹实话。

清夏燮《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该酋已吐实语,谓剿贼本中国应办之事。”

网络解释:

实语

  • 即真实、不妄不异之语。指佛或修行者所说之话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UDU
    • 五行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 拼音yǔ,yù
    • 注音ㄩˇ,ㄩ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GKG
    • 五行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