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
拼音:sì tuī
注音:ㄙˋ ㄊㄨㄟ

四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清胤祯(雍正)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历代相沿,至清胤祯 ( 雍正 )又加一推,以后相沿为四推。见《清通典·礼吉四》。参见“三推”。

网络解释:

四推

  • 四推,读音 sì tuī,汉语词语,指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礼,是表示重农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G
    • 五行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 拼音tuī
    • 注音ㄊㄨㄟ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WYG
    • 五行

    (1)(动)手推的动作。

    (2)(动)(推磨)磨成碾子;碾粮食。

    (3)(动)和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子。

    (4)(动)使事情开展:~动。

    (5)(动)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导。

    (6)(动)让给别人;辞让:~辞。

    (7)(动)推委;推托。

    (8)(动)推迟。

    (9)(动)推崇。推选;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