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邪视
拼音: | mù bù xié shì |
注音: | ㄇㄨˋ ㄅㄨˋ ㄒ一ㄝˊ ㄕˋ |
词性: | 成语 |
目不邪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
引证解释:
⒈ 眼睛不向旁边看。形容为人正派。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妇人请竺同载。
引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鲁迅《彷徨·伤逝》:“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没有看见。”
亦作“目不斜视”。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有些在走过以后,还要扭头看一看。但是改霞目不斜视。”
国语词典:
目光不邪视不该看的事物。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网络解释:
目不邪视
- 1、娇俏的脸庞尽管仍然带着累累泪痕,但欢喜之下早巳换上了平时的端庄温莞,眉若远山,微笑款款,目不邪视,让顿觉大方雍容。
- 2、此时此刻,我很想在次故作镇定,或者目不邪视的瞪着他,但我发现我做不到。
- 3、司机不愧是老手,当即将后视镜一转,目不邪视的开起了车。
- 4、张大师却不理会众人,眼睛目不邪视的望着前方,一付旁若无人的神情。
- 5、玄听讲三年,目不邪视,融甚奇之。
- 6、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字义分解
- 拼音mù
- 注音ㄇㄨˋ
- 笔划5
- 繁体目
- 五笔HHHH
- 五行水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邪
- 五笔AHTB
xié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
)。邪念。邪说。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
)邪。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yé1. 古同“耶”,疑问词。
与目不邪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