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消
拼音:dào xiāo
注音:ㄉㄠˋ ㄒ一ㄠ

道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某种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
谓颤危;覆亡。

引证解释:

⒈ 某种主张被压抑不得伸张。

《易·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道消结愤懣,运开申悲凉。”

⒉ 谓颤危;覆亡。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于时皇极遘道消之会,羣黎蹈颠沛之艰。”
唐李尚一《开业寺碑序》:“自魏歷齐,僧徒弥广,德均鶖鷺,数若稻麻。洎乎周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
五代梁太祖《受禅改元制》:“是以三正互用,五运相生,前朝道消,中原政散,瞻乌莫定,失鹿难追。”

网络解释:

道消

  • 《道消》是量雨s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IEG
    • 五行

    (1)(动)消失:烟~云散|冰~瓦解。

    (2)(动)使消失;消除:~毒|~炎|~肿。

    (3)(动)度过时间;消遣:~夜|~夏。

    (4)(动)〈方〉需要(前面常带“不、只、何”等):不~说|何~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