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漏
拼音: | tuō lòu |
注音: | ㄊㄨㄛ ㄌㄡˋ |
脱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脱漏
(1) 漏掉,遗漏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遗漏;漏掉。
引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寿书銓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时有所脱漏。”
唐杜甫《又观打鱼》诗之一:“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顾炎武《日知录·阙文》:“桓公四年七年,闕秋冬二时, 定公十四年,闕冬一时……皆《春秋》之闕文,后人之脱漏也。”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国语词典:
遗漏。
网络解释:
脱漏
脱漏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卿手握强兵,身居大镇,不能遮围擒戮,致令脱漏猖狂,虽则上系天时,抑亦旁由人事。
- 2、赵毅开始疗伤,宛若水银一样的妖气开始抵抗着魔纹的侵蚀,魔纹渐渐开始泯灭,被染成漆黑的血肉渐渐脱漏,新生的血肉开始结合。脱漏造句。
- 3、编者将文献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俗体字改为相应的简化字和正体字;对文字错衍脱漏的订正,简单的用符号标出,复杂的用文字说明。
- 4、此一句是简编脱漏,当在‘子路愠见’下文一段为得。
- 5、当然你会脱漏一部分方式,但是没有人会留意到这一点。
- 6、挂在东墙上的菠萝主体水粉画着实光彩,菠萝的每个轮角生灵活现,整幅画和谐脱漏着些新气息。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11
- 繁体脱
- 五笔EUKQ
- 五行火
(1)(动)肉去皮。
(2)(动)(皮肤、毛发等)脱落:~发|~毛。
(3)(动)取下;除去:~帽|~鞋。
(4)(动)脱离:~党|~水。
(5)漏掉(文字):这一行里~了三个字。
(6)(形)〈书〉轻慢。
(7)(连)〈书〉倘若;或许:~有遗漏;必致误事。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