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上流
(1) 上游
(2) 旧指社会地位高的
(3) 上等;上品
引证解释:
⒈ 河流的上游。一般指距发源地较近的一段河川。
引《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人毒涇上流,师人多死。”
《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鋭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餘里浅瀨,云欲夜涉渡。”
宋范镇《东斋记事·承昭》:“承昭乞纫布囊括土,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
杨朔《铁骑兵》:“﹝班长他们﹞沿着河朝上走,要找个浅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
⒉ 指河流的上游一带地区。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
《南史·宋临川烈王道规传》:“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徧居之。”
⒊ 上品;上等。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仁祖年八岁……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
唐罗隐《题方干诗》:“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流。”
宋李清照《打马赋》:“实博奕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真写得有劲,真是上流的文章。”
⒋ 指有权势的社会集团。
引《汉书·刘屈氂传》:“﹝贺﹞不顾元元,无益边穀,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
颜师古注:“丞相贪冒,受赂于下,故使众庶货贿上流执事者也。”
宋司马光《乞责降第四札子》:“臣虽至愚,粗惜名节,受此指目,何以为人。非徒如是而已,又使讥谤上流,谓国家行法,有所偏颇。”
国语词典:
河流的上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上流
上流 (词语)
- 1、爱默森西勒顿教授是新港上流社会的眼中钉。
- 2、阿美老是装腔作势,装成一副上流社会人士的样子。
- 3、山那边的声音怎么如此的悠扬婉转呀?不是牧童在舒心地吹着笛子,就是小溪在从杂乱的石头上流过。
- 4、他运用各种手段来达到打入上流社会的目的,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 5、生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就向山上的水,只能往下流不能往上流一样,这是自然规律。
- 6、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上
- 五笔HHGG
- 五行金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与上流相关的词语